住宅风水:选择封闭式的环境单元为住宅基址,住宅以坐北朝南为最佳
住宅风水的基本问题,是一个人怎样选定吉祥宅地才能与周围的自然、人文环境谐调共处,并从中获得吉祥,汲取利益。
旺宅选址有哪三大要素?
中国风水学讲究“天人合一”。“天人合一”是一种人文环境观念,所以,能使人融入自然,接受天地灵气,并且不受不良因素侵扰的住宅就是好住宅。“藏风聚气”、“山环水抱”、““龙真穴地””是旺宅选址的风水三大要素。
“藏风聚气”是要寻找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,这里可以让天地灵气有控制地进入,又可以将其留住。风水学强调“藏风聚气”,假如宅地风大,十分强劲,聚集的旺气就会被吹散;风势过缓,空气不大流通,也不适宜。只有柔和的清风徐徐吹来,清风送爽,这才符合风水之道。“山环水抱”其实跟藏风聚气有异曲同工之效,不过它更强调了对自然山水的利用。“龙真穴地”就是要找到一个深受天地精华的地方,从而让居住者获益。
选择封闭式的环境单元为住宅基址
风水家选择都城、村落和阳宅地址时,有一个总的原则,就是要具备封闭式的环境单元。这种环境单元被风水家称为太极,它跟地理学上的地貌单元相对应。风水家对太极的解释是:“既有天地,天一太极,地亦一太极,所生万物又各一太极。故地理太祖,一龙之终始,所占之疆域,所收之山水,合成一圈,此一太极也。少祖一龙之终始,所开之城垣,合成一圈,此又一太极也。祖宗一龙之终始,所开之堂局,合成一圈,此成一太极也。父母、主星所开之龙虎,合成一圈,此又一太极也。”(《地理知》)这是按地貌单元的大小来划分太极等级。太祖为一级,少祖为二级,祖宗为三级,父母、主星为四级。在同级太极中,又按地形结构分三层:外太极、中太极、内太极。这点在清人的风水书《地理》中讲得很清楚。他说:“太极有三层,风水有外罗城,为外太极。龙虎砂为中太极,护穴砂为内太极。其穴坪处,为太极中间一点。”风水家要据太极大小来安排都城、城市、乡聚、民宅。一级太极可建都,二级、三级太极可建城镇乡聚,四极太极宜建民宅。各级太极有一定的地域面积要求,如帝都要求大局,也就是垣局,垣局必落平原(《地理知止》)。平原面积要求四周在一百里以上;府衙要求四周有数十里的平原;郡县要求四周有十数里至二三十里的平原;乡村市井所在地的平原,四周亦不下数里。平原越大,铺展越阔,则力量愈大。这个力量指生产力,如资源丰富,人口众多,经济发达等因素。各级太极有的风水家称作大、中、小聚,大聚相当于一级太极,宜建帝都;中聚相当于二、三级太极,宜建城市;小聚相当于四级太极,宜建民宅或坟墓(《俯察本源歌》)。从理论上讲,住宅应当依山傍水。依山,可以取得丰富的生活资源,防止水涝,傍水有利于灌溉、洗涤、食用。吉利的宝地也要求有“四神砂”和周围水道。
主要内容是注重龙、砂、穴、水相配,山川形势有情。看地的具体方法有十条:一看祖山秀拔,即大河发源处的山脉秀丽挺拔。二看龙神变化,即山脉走向有起有伏,有变化。三看成形住结,即山脉起伏间形成的大小盆地、平原。四看落头分明,即河水交汇处。五看脉归何处,即山脉走向的终点。六看穴内平窝,即小地形。七看砂水会合,即穴周围的山水环抱形势。八看朝对有情,即穴前后的山。九看生死顺逆,即山水吉凶的选择,十看阴阳缓急,即山水向背的选择。十条缺一不成(《地理臆解》)。
住宅以坐北朝南为最佳
由于我国处于地球上特定的地理位置,因此,阳宅的南向是最佳朝向,当然,处于不同经纬度地区的阳宅各自以南偏东、南偏西为最佳朝向。从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半坡遗址看,几乎所有的房屋都是坐北朝南,即风水师倡导的子午向。坐北朝南的阳宅,在炎夏可以避开阳光的辐射,在寒冬可以充分取暖、杀菌、得到维生素D的滋润。民间俗语云:“大门朝南,子孙不寒,大门朝北,子孙受罪。”此话不无道理。
风水中讲究“面南而居”,从文化背景来说,这与《周易》等书的思想密切相关。《周易·说卦》中说:“圣人南面而听天下,向明而治。”孔子在《论语·雍也》中说:“雍也可使南面。”就是说他的学生冉雍不错,可以做治人的君主。
所有这些,都是“向明而治”思想的表现。这里所说的“向明而治”实际上就是指“向阳而治”。这就形成了一种中国古代特有的“面南文化”:天文星图是以城是坐北朝南沿中轴线展开布局;建筑也多是坐北朝南兴建而成。所以中国面南而立仰天象绘制而成;地图是以面南而立用俯视地理方法绘制而成;都这种“面南文化”观即“向明而治”所使用的源自西方的方位观念恰好相反。思想的产生,又是由它特定的环境特点决定的。
中国处在北半球中、低纬度,,阳光大多数时间都是从南面照射过来,人们的生产、生活是以直接获得阳光为前提的,这就决定了人们采光的朝向必立”、“面南而居”、“面南而治”的文化模式,风水中的“面南而居”就是这种文化模式的体现。
影响风水中“面南而居”观念形成的环境因素,除了地处北半球阳光多从南面照射之外,还与盛行风向有关。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的是寒冷的偏北风,而夏季盛行的是暖湿的偏南风,这就决定了中国风水-这个土生土长的环境模式也是一个坐北朝南的模式,它的西、北、东三面环山,以抵挡寒冷的冬季风,南面略显开阔,以迎纳暖湿的夏季风,足见中国风水模式是一个功能性很强的环境模式。
风水中讲究“面南而居”,但并不要求所有建筑千篇一律的坐北朝南,这是不可能的,因为建造方案受实际情况的影响。按照“游年八宅”法的规定,坐北朝南的“坎”的吉利方向可以有三个,它们是东南生气方(上吉)、正南延年方(上吉)和正东天医方(中吉)。所以,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许多古建筑,其朝向多是南偏东、南偏西的,也有少数是东偏南和西偏南的。不仅古代建筑朝向多数是南偏东和南偏西的,就是现代建筑朝向,也是如此。按现代建筑学要求所测定的全国各地最佳建筑朝向来看,除武汉限于南偏西之外,其它各省(区)首府城市的建筑朝向均可选用南偏东,通常是10°~15°左右,多者可偏30°。当然其中很多城市除适用于南偏东外,还可适用于正南和南偏西方向。
看来,利用风水的原则也是有灵活性的,在不能“坐北朝南”的特殊情况下,只要住宅的修造符合风水所要求的挡风、采光、通气的原则,也是好宅。这是风水本身的功能性实用性使然。